2017/8/25 13:52:18來源:新航道作者:新航道
摘要:上海新航道雅思小編給考生們帶來了劍橋雅思9Test4雅思閱讀Passage2原文翻譯-嬰幼兒的自我認知,希望幫助考生對照文本更好的研究真題,充分備考,爭取理想成績,實現留學夢想。
上海新航道雅思小編給考生們帶來了劍橋雅思9Test4雅思閱讀Passage2原文翻譯-嬰幼兒的自我認知,希望幫助考生對照文本更好的研究真題,充分備考,爭取理想成績,實現留學夢想。
劍橋9雅思Test4閱讀Pessage2譯文-嬰幼兒的自我認知
孩子的自我認知是漸漸形成的。在這一過程中會逐漸形成稍有不同的兩種特征:主體自我和客體自我。 1892年William James提出了兩者的區別,而與他同一時代的人,如Charles Cooley等,也加人到這場愈 加壯大的辯論中。從此,心理學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自我認知理論。
根據James的觀點,一個孩子自我認知之路的第一步可被視為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這就是他稱之為“主 體自我”的一個方面,他還解釋了構成主體自我的眾多因素,其中包括對自我權力(即行動權力)和自我 獨特性的認識。當嬰兒探索世界并與照顧他的人進行互動時,這些特征會漸漸顯現。Cooley (1902年)認 為主體自我的意識主要與實施權力的能力有關。他提出,嬰兒試圖控制實物,比如玩具或者自己的胳膊和腿,就是表現主體自我意識的最早的例子。接著,嬰兒會試圖影響其他人的行為,比如他們知道當他們哭泣或微笑時就有人會回應他們。
他人對嬰兒的模仿是嬰兒的又一個強大信息源,讓他們了解到他們對周圍世界所能產生的影響。許多父母花大量的時間模仿孩子的發音和表情,尤其是在嬰兒出生后的前幾個月。此外,嬰幼兒很喜歡照鏡 子,因為他們能看到的鏡子中的動作完全取決于他們自己的動作。這并不是說嬰兒已經意識到鏡子里的人就是他們自己(這是后面的發展階段)。但是,Lewis和Brooks-Gunn(1979年)認為嬰兒認識到鏡子里的動作取決于他們自己的動作,這一理解的發展促使嬰兒逐漸意識到自己與他人不同,因為正是他們、也只有他們才能改變鏡子里的影像。
孩子認識到自己具有主動的權力,他們獲得的這種認識通過在游戲中與他人合作得到發展。Dunn(1988年)指出,正是在這樣的日常關系和互動中,孩子對于自身的認識才得以出現。然而,在幼兒中進 行的關于主體自我的實證調查還相當不足,其原因在于交流上的困難:即使嬰兒可以回想起自身的經 歷,他們也肯定還無法直接表達自我的這一方面。
一旦孩子獲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我認知,他們便開始將自己置于整個一系列的范疇之中,而這一系列 范疇在定義他們為獨特的“自己”的過程中共同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就是完整自我認知發展過程中的第二步,即James所謂的“客體自我”認知。很多人認為這一自我認知受社會因素影響最大,因為客體自我由社會角色構成(比如學生、兄弟、同事)并包含一些來自與他人比較或互動而產生的性格特點(比如可信、羞怯、善于運動)。
免費獲取資料
班級名稱 | 班號 | 開課時間 | 人數 | 學費 | 報名 |
---|
免責聲明
1、如轉載本網原創文章,情表明出處
2、本網轉載媒體稿件旨在傳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如本網轉載稿、資料分享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后速與新航道聯系(電話:021-64380066),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
制作:每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