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胡敏,《中國青年》2004年第20期封面人物。那一年他辭去新東方總裁兼校長一職,創辦北京新航道學校。如今新航道已成為國內英語界可與新東方比肩的教育機構。其“高能高分”的理念,扭轉了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和方法,使能力學習真正進入千家萬戶。
當年風姿:多年以后,當“胡雅思”以一口流利的英語向同學們復述《鷹的故事》時,他會模模糊糊記起與妻子相約出走的下午。故鄉的河流閃爍著奇異的光澤,原以為會在此終老一生。他也模模糊糊記得從新東方出走的下午。巨大無比的黃金戰車,一度由他驅策,就在這里,他掀起了“雅思風暴”。
然而,“胡雅思”微笑講述,以柔和的語調。鷹一個勁兒朝懸崖絕頂沖刺,至最高處卻來個優美的回旋。
“最終有那么一天,在最荒絕、最荒蕪、最寒冷的崖頂突然傳來一聲清亮的長嘯,一只全新的鷹向著溫暖的大地盤旋而下”。
《中國青年》:這些年來,你覺得自己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胡敏:從十年前我接受《中國青年》雜志的采訪,到現在,正好是我創建新航道的十年,當時《中國青年》上登載的文章題目是:《人生就是一次次突圍》。那之前,我突圍更多的是外部環境帶來的困境與挑戰,而這十年來,我更多面對的則是自己內心的挑戰,面對的是對于原來自己的突圍。
最開始是惶惑的:第一次開課時,只有3個班、7個學生,開始對自己在學生當中的影響力產生懷疑;資金鏈斷掉時,所有創業者降薪,看著沒有為伙伴們迅速帶來財富,開始對運營能力產生懷疑。面臨打擊時,精神和身體幾乎堅持不下去。但打擊反倒讓我放棄了心中的條條框框,全力拓寬新航道的納才之路,讓各有特長、各門各派的人匯聚到新航道,讓他們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因此帶動了機構的迅猛發展,如今已擁有了35家分校。
十年當中,我不變的是對于教育、夢想和堅持的態度,變化是內心更加強大、自然和平靜。
《中國青年》:當年登上《中國青年》時,你曾經的理想是什么?到如今是否實現?
胡敏:當年登上《中國青年》時,我剛剛離開原來的機構,想博采培訓界的“江湖英語”和大學的“廟堂英語”兩家之長,這就是后來我給自己做的學校起名為“新航道”的原因。經過十年的努力和實踐,我終于發現了這條新航道,總結而言,就是“英語高能高分”。讓語言回歸技能的本源,讓能力強化優先于分數提升。這套體系,真正達到了“廟堂英語”正本清源和“江湖英語”注重效果的和諧統一,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認可。
《中國青年》:你個人新的5年或10年的理想是什么?
胡敏:理想沒變,只不過更加具體,成為民間的“北外”;出版中國最好的英語學習圖書;讓更多學生能夠通過英語學習實現他們的夢想,不但是給他們英語能力,還要讓他們給這個社會帶去更多正能量。
《中國青年》:從你自己的成長經歷出發,你覺得祖國的發展進程與青年人的前途命運,會發生怎樣的關聯?
胡敏:國家穩定發展是每個青年人的幸事,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有安靜的書桌和深造的可能。當年,我和夫人都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15歲就坐在了大學的課堂,正是由于之前十年浩劫的沖擊,大家都覺得學習機會珍貴,沒有一個不是爭分奪秒投入到學習當中的,那幾批學生當中出了許多國家的棟梁之才。而國家的日益強盛也讓我們有機會去國外深造,如果當年我沒有被派到英國作為訪問學者,很難想象對英語教育的理解會有質的變化。
近幾年我們向國外送出了大批的優秀青年,每次我給他們做講座時都鼓勵他們早點出國學好本領,快點回來做出貢獻。希望每一個有志青年都能夠把自己的發展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結合有一起,只有作為強大群體當中的一員,你才有話語權,世界才會傾聽你的聲音。
《中國青年》:預測一下你所處的領域,在未來5年或10年即將發生的變化。
胡敏:根據我多年的行業經驗以及一直以來對于國外英語教育發展趨勢的理解,國內英語教育必然會從應試型向應用型轉變,英語早已經脫離了“死記、硬背、考試、過關”的敲門磚時代,必將進入“成功者必備能力”的能力時代,我們提出“高能高分”就是為了引領這個趨勢。
《中國青年》:如今的二三十歲年輕人,所處的環境與你當年發生了很多變化。更多元的青春,更不拘一格的成長方式,有一些對國家、社會、世界全新的看法在誕生。青春是一條奔騰、變化萬千的河流,有的流入大海,有的流入干涸的河床,虛擲了青春。你最想與他們分享的是什么?
胡敏:我給現在的年輕人三個詞:夢想、專注、堅持。
夢想是一個永遠都不會過時的話題,這個時代早晚都是屬于年輕人的,樹立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夢想,并且為這個夢想而努力奮斗是每個年輕人最應該做的。
專注是實現夢想的前提條件,如果你專注一個夢想,它就會成為你生活奮斗的目標,天天為一個充滿神圣感的夢想而努力,你的每一天,哪怕再苦再累,也是幸福的。
堅持是將夢想變成現實的唯一路徑,別無他途,在困難面前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因為困難是來讓你的夢想變得日益寶貴的,在誘惑面前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因為誘惑是來讓你的夢想變得獨一無二的。總之,堅持的夢想最有價值。

2004年10月15日 《中國青年》雜志第20期封面人物
胡敏:人生就是一次次突圍
上海新航道!